首页 - “花儿还是那样红”大型交响歌会 明晚上演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黑手那卡西工人乐队 > 雨城区晏场中心校和北郊中心校开展联谊教研教学活动 正文

雨城区晏场中心校和北郊中心校开展联谊教研教学活动

来源:冰天雪地网 编辑:黑手那卡西工人乐队 时间:2025-04-05 08:47:21

本文作者面对现实,悬置理想,尤其是强调用礼制面对、治理小康之世。

合于道德原则的知觉是道心,专以个人情欲为内容的知觉是人心。朱子《孟子集注》中已经明确提出:羞,耻己之不善也。

雨城区晏场中心校和北郊中心校开展联谊教研教学活动

只是好仁者是资性浑厚底,恶不仁者是资性刚毅底。到羞恶,也是仁发在羞恶上。人谁无恻隐,只是不能常如此。于其发处,体验扩充将去。恭敬之心胜,则骄惰之意自消。

恻隐、羞恶,是仁义之端。方孺子将入于井之时,而怵惕恻隐之心便形于外,初无许多涯涘。以上的重点还是强调礼对于调整人心与治理天下的重要性。

可见祭礼的目的还是为了人世间的秩序与和谐。《礼运》强调礼必本于天,殽于地(上节已讲到)。故礼义也者,人之大端也。……故人者,天地之心也,五行之端也,食味,别声,被色而生者也。

这关系到人类命运及其共同体的课题。天子以德为车、以乐为御,诸侯以礼相与,大夫以法相序,士以信相考,百姓以睦相守,天下之肥也。

雨城区晏场中心校和北郊中心校开展联谊教研教学活动

以阴阳交会为起点,各种情状都可以了解。父子情笃,兄弟和睦,夫妇和谐,这是一个家庭的身体强健。故治国不以礼,犹无耜而耕也。最后,回归到顺与大顺之世。

又说: 是故夫礼,必本于大一,分而为天地,转而为阴阳,变而为四时,列而为鬼神。前者指礼是用来治国理政的,是最佳良方。很长时期家家户户供着的牌位上,写着这五个字。正如青年人常说的:理想十分美好,现实却很骨感,两者间有落差、张力。

如此看来,《礼运》文本大体上定型于战国末期,基本上是儒家关于理想社会(圣王时代理想)与现实的讨论。最后以达到天下和谐的大顺,作为治国理政的最高境界。

雨城区晏场中心校和北郊中心校开展联谊教研教学活动

礼的精神与制度,根据于天、地的精神,取法度于鬼神,而贯彻在丧、祭、射、御、冠、昏、朝、聘等各种礼仪活动之中。作者认为,还是要用礼与礼教调节人们的欲念欲望,理顺情与理的关系,实现人的意义与价值。

祭祀宫室的中门、户、中霤、灶、行五神。故政者,君之所以藏身也。礼对于人的人格成长与治理国政极其重要。礼、礼教、礼制与礼治,是中国文化的最大特色及其与外国文化最大的区别。这里肯定礼的形上根据,比荀子的礼有三本说更加重视终极性。这其中最重要的是礼治秩序,以礼来调节人。

治国而不用礼,就好比耕田而不用农具。……然而曰礼云礼云者,贵绝恶于未萌,而起教于微渺,使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也。

贾谊说: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,而法者禁于己然之后。刑肃而俗敝,则民弗归也,是谓疵国。

人体现了天地的属性,阴阳二气的交感,鬼神力量的妙合,荟萃了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种秀美之气。何谓人情?喜、怒、哀、惧、爱、恶、欲,七者弗学而能。

其推行的文官制度、教育制度,为平民、为农家子弟提供了受教育及参与政治的机会。[4]关于礼的起源、发展、过程的讨论,肯定要追溯到礼的根源与根据。在讨论礼、义、仁、顺、教育、音乐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时,强调治国必须以礼,礼则以义为根据,主张要通过讲学、教育,来明辨是非,而教化则应以仁爱之心来施行,以凝聚大众。故政不正则君位危,君位危则大臣倍,小臣窃。

三、保民、养民是人君的最大职务。夫礼必本于天,动而之地,列而之事,变而从时,协于分艺。

这就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天地君亲师的最早出处。在《礼记》四十九篇中,《礼运》是第九篇。

[3]王锷:《〈礼记〉成书考》,中华书局2007年版,第241页。用礼来设置制度,建立田里,尊敬勇士智者,一切事功都是为了个人。

礼根据于天和天道,效法于地和地道,具有神圣性。此句与礼必本于天句,是同一个意思。人间秩序的根据在上天的意志。太一的气运降临到人世间就叫做命,太一对万物的主宰在于天。

另一方面,现实、功利的社会人有人情、人利、人患。圣人把礼明示给人民,天下国家能得到正确的治理,小康之世尤要靠礼来治理。

这里特别肯定五行,即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的力量不断运行、转移的律则,又肯定礼义是治理人情的,人则是礼义治理的对象。这里强调了礼治秩序,运用礼来治国理政,以礼来调节人情,尊师重道,实施人伦教化。

《礼运》约4千字,主要探讨理想的大同社会与现实的小康社会,以及因小康社会而有了礼与礼制的必要。还用礼义为纲纪,以礼来端正君臣名分,笃厚父子关系,和睦兄弟情谊,调和夫妇感情。

    1    2  3  4  5  6  7  8  9  10  11  

相关文章:

相关推荐:

最新文章
热门文章
热门文章

0.3409s , 17227.9765625 kb

Copyright © 2016 Powered by 雨城区晏场中心校和北郊中心校开展联谊教研教学活动,冰天雪地网  

sitemapSMS接码-实卡接码平台

Top